第543章 凉州军(上)(1/2)
若非叛军内部发生内乱,皇甫嵩恐怕连守住长安不被攻陷都将成为奢望。
如今凉州叛军虽然被皇甫嵩逐出了关中,但从目前的局势来看,这群凉州叛军显然不会如此轻易地善罢甘休。
他们如今在陈仓城下集结重兵,显然是企图再次攻入关中。
有着凉州作为后方,城外的凉州军根本不缺兵员。
如今的凉州,尽管凉州如今四处都是叛军的身影,但凉州内部除了叛军反叛之时,劫掠了一些郡县外,之后的两三年里,凉州却并未遭受兵灾的肆虐。
甚至连朝廷派遣到凉州的官员,依然在各自的职位上履行职责,担任着各地的县令、太守,乃至凉州刺史。
这种情况实在是匪夷所思,凉州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景象。
究其原因也很简单。
凉州军都是由凉州各地豪强组成。
都是凉州本地人。
自然不可能对自已的家乡动手。
所以凉州并未遭受到严重的兵灾。
不过即使如此,凉州的情况依旧不容乐观。
天灾的破坏性可比兵灾的破坏性还要强,并且毫无办法。
如今的凉州,看似反叛,但又不像是反叛的样子。
凉州的青壮们组成的军队,攻打着大汉的领土,但他们却高举着汉室的旗帜,并未公然举起反旗。
即便是被朝廷称为“凉州叛军”,他们自已也依然自称为“凉州军”、“护羌校尉”或者“征西将军”等。
甚至还有人打起了故太尉段熲的旗号。
而且,他们对于朝廷派遣到凉州的官员也并未加以伤害,仍然让这些官员在凉州当地继续为官。
这一系列的举动都表明,凉州似乎并没有真正背叛大汉的意图。
朝廷对于凉州叛军的情况并非一无所知,实际上,他们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应对这一局势。
其中之一便是派遣官员前往叛军大营进行劝降。
就比如此时担任汉阳太守的傅燮。
中平二年的时候。
凉州军攻势如潮水,将汉军打的抬不起头来。
朝廷自然想过派遣使者,与叛军取得联系,想劝凉州军卸甲归田,朝廷承诺不追究任何人的罪过。
于是派遣了朝廷议郎,凉州出身的傅燮进入叛军大营,试图劝说凉州叛军归降大汉。
令人意外的是,朝廷的这一举动并没有给傅燮带来任何危险,反而受到了凉州叛军各个首领的热情款待。
他们对傅燮礼遇有加,表现出了极大的恭敬。
但是,尽管傅燮竭尽全力地劝说,凉州叛军却始终没有丝毫撤退的意愿。
这其中的原因并不难理解,以目前凉州的状况来看,可谓是天灾不断,凉州大旱,土地颗粒无收。
即使这些叛军返回凉州,也难以逃脱饥饿的命运。
因此,他们别无选择,只能在关中地区就食。
傅燮作为凉州人,对凉州的内情自然是心知肚明。
在将叛军的情报如实上报朝廷之后,朝廷其实也对叛军的苦衷表示理解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